首页 / 流失海外文物 / 青铜器 /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

明代丁云鹏《天都晓日图》

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

文物信息

文物朝代
文物材质
纸质品
所在国家
美国
所在机构
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
流失原因
民间流失
潜在等级
未定级
X
tom
认证专家
|
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
130xxxx3873

流失过程

暂无具体流失过程。

文物描述

本品规格为212.7 x 55.4 厘米。画作采用竖幅构图, 自上而下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。画面上方,几座高耸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给人以巍峨、神秘之感;中部是茂密的松林与云气缭绕的山体,层次丰富;下方则是较为平缓的坡石和树木,近景与远景相互呼应,使整幅画构图饱满且和谐。丁云鹏以细腻且富有变化的笔墨勾勒山石轮廓,线条刚柔相济。运用皴法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,皴笔细密,展现出山石的苍劲厚重 。同时,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,增强了山石的立体感和层次感。画中的树木形态各异,有的枝干虬曲苍劲,有的枝叶繁茂。画家以精细的笔触描绘松针等细节,用墨或浓或淡,表现出树木的生机与活力,体现出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。对于云气的描绘,丁云鹏采用了留白与淡墨渲染相结合的方式, 使云气显得轻盈、缥缈,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之感,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。

历史背景

《天都晓日图》是已知现存最早描绘天都峰的水墨设色图轴,与明代文人结社、黄山文化活动紧密相关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尝试攀登天都峰,其《徐霞客游记》详细记录了攀登的惊险过程,让天都峰“险”的特质名传天下;而潘之恒结“天都后社”等文人活动,也推动了黄山精神文化与文艺创作的发展。

加入我们,共同守护文化遗产

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,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, 共同记录、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。